首页 > BIM专栏 > 查看详情
汉中市天汉大剧院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案例赏析+ 查看更多
汉中市天汉大剧院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案例赏析
+ 查看更多
分享到:
一、项目概况



四、BIM团队介绍
经BIM技术应用培训后,成立大剧院BIM技术运用小组,BIM小组共计10人,项目经理作为项目BIM负责人,BIM技术策划实行5人,BIM管理运用4人,并聘请BIM总顾问进行现场指导。以广联达BIM系统为主要管理平台,并以Revit、Navisworks、Lumion等为主的建模软件开展相关BIM工作。

五、BIM运用范围及目标
场地布置,项目现场临建,施众多,采用三维场布可合理布置塔吊、库房、加工厂地和办公区等,解决现场场地划分问题。本项目基础阶段深基坑支护,东南角场地狭小,场地道路无法形成闭合路线,通过货运路线模拟优化大型设备进场路线,有效减少现场二次搬运费用产生。

土建二次深化,根据设计图纸将大剧院制作为三维模型,通过三维模型查验、校核设计方案和图纸问题,查验发现设计土建方面问题119 处,预计减少返工79处,有效的规避因图纸不当带来的施工风险。

管线综合深化,通过BIM技术分析查找在实际施工时可能出现的碰撞点,进行管综优化,将各区域最合理的空间净高直观的展示出来,满足了后期精装及场馆布置要求,通过在结构中提前做预留孔洞或管线预埋,有效地减少部分管线的长度和弯头数量,从而减少材料损耗。地下室管道深化发现有效碰撞82处,初步估计减少返工及开洞31处。

复杂节点深化,针对大剧院前期施工难点,通过BIM建模对大剧院台仓深基坑、地下室模板架体、型钢砼结构与砼结构节点进行深化及三维模拟,通过模型对工人进行可视化交底,减少了和工人沟通的时间,现阶段本工程累计完成复杂节点施工138处,减少返工77处。

BIM+虚拟体验,大剧院现场施工人员较多、施工工种较多、部分工人安全意识淡薄、对现场安全隐患了解不具体,通过BIM+虚拟体验工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场隐患可能发生的事故,很好的解决了工人安全教育问题,项目每周二、周四定期组织工人进行体验,目前累计教育人数300人次。
材料管理,通过对前一阶段BIM深化模型进行物资提量,结合项目实际,大剧院地下室分为7个流水施工段,在项目施工过程中,通过BIM模型统计各流水段物资材料,结合传统算量方法进行量差分析,经过多算对比限额领料,每个流水段减少现场钢管浪费与500米,减少模板浪费100平米,有效减少材料浪费,降低周转费用。

进度管理,将BIM深化模型导入BIM5D平台,与项目的进度计划及清单相互关联,得出带有资金的项目进度曲线以及资金曲线,以便提前进行资金储备,通过对现场实际进度对比,进行进度追踪,有效增强了现场进度的控制,进行进度对比分析、进行管理决策。

技术、质量、安全管理,大剧院现场技术、质量、安全管理以BIM云端为平台协同管理,任何问题均有记录和处理结果,形成消息闭环、问题部位、问题类型、整改责任人等信息实时记录在云端,权责划分清晰、改变传统工作流程中的扯皮、推诿、赖账等问题,截止目前本项目消除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近40项,较本公司同类 项目增加20%。

八、效益分析